上一页 | 1 |
/1页
go

主题:绵阳人 你的家庭负债累不累?

发表于2018-04-09

今天,我们来说一个古老的话题,家庭负债。生而为人,活在社会,离不开债务。进入2018年以来,在中国,它似乎成了一个关键性的热点话题。居民杠杆,成了治理的重点!


齐泽克在《天堂里的麻烦》里说,“尼采认为在较原始的社会里,人对他人的债务既有限又是可以一笔勾销的,当历史进入帝国时代和单神宗教时代后,人对社会和宗教的债务实际上变得无法还清……债务不仅有了伦理的内涵,而且还能牢牢牵制每个人过去和未来行为,所以债务成为了最强有力的统治工具。现代化发展的进程所要求的不过是将之世俗化。”


在去杠杆的背景下,政府、企业、家庭等国民经济部门情况如何?


首先来看政府部门。在两会期间,时任财政部部长肖捷回应,截至2017年末,我国政府债务余额为29.95万亿元,其中中央财政国债余额13.48万亿元,地方政府债务余额16.47万亿元。政府负债率(即:债务余额占GDP比重)为36.2%,较2016年下降0.5%。他说,中国政府的负债率在世界上是比较低的,国际上也是公认的。


再来看非金融企业部门。中国人民银行今年初发布的《2017年四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》显示,2017年末,本外币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81万亿元,同比增长8.8%,增速比上年末高0.5个百分点;全年增加6.6万亿元,同比多增8454亿元。非金融企业部门负债率为97.9%。2017年,中国整个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上升了2.5个百分点,但结构有所改善。


3月24日,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,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、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在主旨演讲中表示,在杠杆率的国际比较中,中国的杠杆率不算很高,但中国的非金融公司的杠杆率是非常高的。国有企业的杠杆率是比较突出的。他说,数据表明,中国的债务和杠杆率并不是非常严重,而且是在可控制的范围内。


然后,来看居民部门。1996年中国居民杠杆率只有3%,2008年也仅为18%,2016年达到44.4%,2017年已经超过54%,在主要经济体中属于中等水平,需要指出的是,这一数值尚未考虑住房公积金贷款和P2P、现金贷等贷款。



发达经济体中,美国(79%)、英国(88%)、欧元区(59%)、日本(58%)等国家或地区的居民杠杆率水平均超过中国,瑞士、澳大利亚、丹麦、荷兰、挪威、加拿大等甚至超过了100%。我国居民债务水平比德国、奥地利、意大利还要高,甚至接近日本、法国的水平。所以,我国“未富先老”现象之后,是“未富先债”。


在新兴经济体中,阿根廷居民杠杆率不到10%,印度仅11%,俄罗斯为16%,墨西哥为17%,巴西为22%,均远远低于中国的水平。


美国居民部门杠杆率从20%上升到50%以上用了接近40年的时间,而中国只用了不到10年,中国居民部门杠杆率飙升速度之快可见一斑。所以,监管层注意到居民杠杆率问题,可能更多的关注点是在速度上,而非绝对值或相对值。


在2017年全国新增的人民币贷款中,以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为主的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增加5.3万亿元;以实体经济贷款为主的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6.71万亿元。几乎并驾齐驱。从贷款占金融机构全部贷款余额的比重来看,居民部门贷款占比逐年上升,2017年末已达到33.3%。


美国在2007年房地产泡沫破灭前居民债务占可支配收入比重达到130%,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初也曾在120%的高位,但随后均爆发了危机,当前均回落至100%左右。商业银行统计数据显示,中国居民部门债务占居民部门可支配收入的比重,从2006年18.5%暴涨至2017年8月的77.1%。甚至有不少经济学家认为,居民部门债务占居民部门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已经接近90%,甚至是100%。



中国社科院此前发布的《中国住房发展报告(2017-2018)》显示,截至2016年底,我国居民购房抵押率上升至50%,已接近美国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前的水平。消费性贷款和公积金贷款合计占了居民中长期贷款的八成以上,而经营性贷款比重不超过15%。2017年末,国内本外币住户消费性贷款余额达31.5万亿元,同比增长25.8%,增速比上年末低6.4个百分点,全年增加6.5万亿元,同比多增3693亿元;住户经营性贷款余额达9万亿元,同比增长8.1%,增速比上年末上升5个百分点,全年增加6625亿元,同比多增4316亿元。


2017年12月末,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32.25万亿元,同比增长20.9%,增速比上年末回落6.1个百分点,全年增加5.56万亿元,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41.1%,比2016年占比低3.7个百分点。其中,个人住房贷款余额21.86万亿元,同比增长22.2%,增速比上年末回落14.5个百分点。


2015~2017年这三年,就占2008~2017年这十年个人房贷总额的53%。2016年是增长最快的一年,比上年同期增长35%。2017年,房地产贷款余额为32.25亿元,M2余额为167.68亿元,占比19.23%,也就是相当于房地产对“印钞”的贡献接近于20%。



3月24日,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易会满在“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8年会”上表示,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居民储蓄率问题,防止居民储蓄率过快下降引发的经济金融风险及连锁反应。中国储蓄增速从2010年的16%下降到了2017年的7.7%,同期,居民储蓄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占比从25.4%下降了近一半至12.7%。理财、信托、互联网理财都分流了存款。2016、2017年居民贷款增量连续超过居民存款增量,中国居民由资金的供给方转变为资金的需求方。


抑制杠杆率意味着抑制新增贷款的疯狂增长。事实上,对于大部分购房者来说,从去年3月各地楼市调控加码之后已经领教到贷款的难度直线上升。进入2018年,媒体在加大力量宣传,银保监会的工作重点是居民去杠杆。


上半部分,我们分析了宏观数据。下半部分我们聊聊自己的生活方式。


笔者个人的感觉是,现在经营一个家庭越来越像经营一个公司。家庭部门本来就是与企业部门“平起平坐”的国民经济部门。除了不关注利润,资产负债和现金流,都成了家庭经营的常用名词。修身齐家,事业家庭本就分不开,还有很多白手起家的创业家庭,更是公司、家庭两头都要计算。事业和家庭本不是平衡的问题,而是共同奋进的问题。


改革开放年代,现代都市人,尽早成家立业,通常能抓住先机,收获时代发展带来的红利。凡事趁早,成了国人的信仰,也是改革开放年代的成长起来的人们共有的经验主义。成名趁早,买房趁早,事业趁早……


你选择哪个城市,经过多年打拼和积累,时间空间优势就能体现在个人和家庭成绩上。去北上广深要趁早,在2000年头上就去打拼,就能收割户口红利和楼市红利,可能还有教育红利和育儿红利。而现在这些城市已经从发展期进入成熟期,诸多红利正在消失,就连原来的北京上海户口高考录取名额的优势,都在渐渐消失殆尽。而此时此刻,全中国正在上演抢人大战。有人说,年轻人才是印钞机。





去新一线城市也要趁早,现在这些城市房价也高企,杭州、成都等等莫不如此。想要从北上广深逃离,却发现三四线城市也进入了梯级发展的新周期,仿佛地王们都跑到那里兴风作浪。


所以这个时代,有主见且能坚持的人才能胜利,不然,只能六神无主,茫然四顾。这个时代的最强实力,还是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。这种精神,渗透进事业里,也渗透进家庭的传承和发展里,比如不断投入资源发展自己的人力资本和下一代的人力资本。


笔者身边很多在一线城市奋斗的80后,都扛着大几百万甚至千万的房贷,有时候会慌张,但从来没有后悔过,因为贷得到(需提供给银行两倍以上还款额的流水),并且还得起,就表明自己正在一条扩大再生产的道路上。90后在秦朔朋友圈文章《房贷利率上升,调控大棒之下刚需何去何从?》的评论区留言感慨,想要刚需买房,却已经没了贷款优惠。作为居民唯一能便捷享受的普惠性的金融服务,正在渐行渐远。而银行们也在说,居民的房贷和消费贷,银行真的赚不到钱。


买房买车、上学的名额和各种资格,就像公司牌照一样,使得中青年人变成了只能一路向前,不断探索可能性的群体,这个时代的成家立业精神啊,充满了一丝悲情。所有人都变得市场化了,弦蹦得很紧,不敢让自己生病,更不敢让自己休息,焦虑充斥着城市。为什么中年男人最怕死,因为他们责任重大。





唐代白居易的《钱塘湖春行》里写道:孤山寺北贾亭西,水面初平云脚低。几处早莺争暖树,谁家新燕啄春泥。乱花渐欲迷人眼,浅草才能没马蹄。最爱湖东行不足,绿杨阴里白沙堤。


你看连莺莺燕燕都在为家庭忙碌,而债务是泥沼,奋斗是马蹄声。人们最爱的东西,都要静下来,没有那么多被驱赶着的欲望和获得感,才能享受得到。


也许,得到是好的,也许得不到也是好的。无为而无不为,在这个变化出乎人们想象的年代,我们书写自己的命运轨迹,也见证这个绝不平庸的时代。


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,人间烟火后都是孤独。


我们终于小富了,但却小富不安。


发表于2018-04-09
曾经蔚蓝,您好!您所发的帖子“绵阳人 你的家庭负债累不累?”已被设置为精华帖,请再接再厉多发好帖。
上一页 | 1 |
/1页
go